施工合同是指进行工程的施工时,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的合同,施工合同主要的内容是工程质量要求、工程交付时间、工程款支付等,那么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吗,要式合同和非要式如何区分?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施工合同是否为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属于要式合同
(资料图片)
要式合同包括:
(一)担保法上的所有合同(保证、抵押、质押、定金)、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建筑工程合同、长期租赁合同(租赁期限在6个月以上)、融资租赁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这些合同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二)特殊的需要登记、批准的合同,包括:专利权转让合同、商标权转让合同,以不动产或汽车、轮船等重要的动产抵押的合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企业合同。
注意:房屋买卖合同、城市私有房屋租赁合同不属于登记、批准的合同。
关于“要式”的规定属强行性规定。如果未采用法律要求的要式,合同原则上不成立、不生效。
根据合同法第十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根据上述规定,一般的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未采用书面形式,合同不成立。
但为了促进交易,我国采用有限制承认合同效力的做法。合同法第三十六、三十七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