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 内容页 >>

认缴制下股权转让有些什么法律风险?认缴的股权转让税费需要缴纳吗?

巴中在线 2023-04-04 16:22:25

一、

认缴制下股权转让有些什么法律风险

(一)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能否转让股权

现行《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无对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进行限制性规定。因此,公司章程的规定以及股东之间的协议中的约定就很重要了。如公司章程和股东之间的协议中没有限制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则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可以依法转让股权;如公司章程或股东之间的协议中对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进行了限制性规定或约定,则需看公司章程的具体规定和或股东之间协议中的具体约定,满足相关条件后方可转让股权。

(二)股权转让时是否需要向受让方披露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

股权转让时应向受让方披露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事实状态,且建议在股权转让协议中对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事实状态进行描述,明确受让方已知晓并同意受让,以免出现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风险。

(三)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后对公司债务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很多人认为股转完成后,原股东无须再对公司债务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并且相信只要在股权转让协议中对此与受让方进行了明确约定就认为万事大吉了。

但事实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其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原股东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未依法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未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转让股权后对公司债务仍要在其未依法出资的范围内承担法律责任,即便在股权转让协议中有相关约定也无法对抗公司的债权人。原股东向公司债权人承担法律责任后可依法向受让方追偿。

二、

认缴的股权转让税费需要缴纳吗

(一)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虽然股权有瑕疵,但是该股东仍拥有股权,也就可以对股权进行转让。但是转让瑕疵股权的股东所负的出资义务并不随股权转让而消失,除非股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有约定,否则出让人仍有补足出资的义务。

(三)对股权转让收入的规定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股权转让收入是指转让方因股权转让而获得的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2、转让方取得与股权转让相关的各种款项,包括违约金、补偿金以及其他名目的款项、资产、权益等,均应当并入股权转让收入。

3、纳税人按照合同约定,在满足约定条件后取得的后续收入,应当作为股权转让收入。

相关的法律依据

《关于发布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第二十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应当依法在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1)受让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的;

(2)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的;

(3)受让方已经实际履行股东职责或者享受股东权益的;

(4)国家有关部门判决、登记或公告生效的;

(5)本办法第三条第四至第七项行为已完成的;

(6)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有证据表明股权已发生转移的情形。

三、

认缴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本协议由下列双方当事人于X年X月X日在XXX地签署:

转让方(以下简称“甲方”):XXX

受让方(以下简称“乙方”): XXX

鉴于:

(1)甲方持有XXX有限公司X万元的股权;

(2)甲方愿意将持有的XXX有限公司X万元的股权转让给乙方;

(3)乙方愿意接受甲方转让的XXX有限公司的X万元的股权;

(4)甲乙双方已熟读并同意遵守XXX有限公司章程。

1、股权转让

甲方在本协议项下转让所持有股权额为X万元,占XXX有限公司股权总额的X %,其中X万元已实缴到位,X万元未实缴到位,转让价格为X万元。

2、承诺与保证

(1)甲方保证对其转让的本协议项下的股权拥有完全、有效的处分权;

(2)甲方保证其在本协议项下的转让已获得XXX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通过。

(3)乙方保证股权转让协议生效后,按照公司章程规定,按期足额缴纳甲方所认缴的出资额。

3、本协议签订后,XXX有限公司收回甲方的出资证明书,并向乙方出具新的出资证明书。

4、协议生效 本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5、协议文本 本协议一式四份,协议双方各持一份,一份由公司存档,工商变更登记使用一份。

甲方: 时间:

乙方: 时间: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认缴制下股权转让有些什么法律风险的相关知识,通过上文可知,认缴制下公司资本并不一定实缴到位。股权在法律意义上可以转让,但股东需要在未如实出资部分对公司承担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